OpenAI 最近推出的 ChatGPT-4o 圖片生成能力,再次證明 AI 在藝術與創作領域的驚人潛力。然而,就在社群媒體上瘋狂分享 AI 生成的吉卜力風格自畫像的同時,另一場無聲的 AI 戰爭正在網絡深處悄然升級。英國警方近期針對某非法組織發動突襲,查獲大量 AI 生成的兒童性虐待圖片,這些內容的數量在過去一年內激增了 380%。筆者透過 AIMochi 語音轉文字工具,將語音筆記轉成文字,並進行更進一步的探討。
警方凌晨突襲:AI 成為犯罪者的新工具?
在英國哈佛特州深夜的一次突襲行動中,警方發現兩名男子正在下載並分享人工智慧(AI)生成的兒童性虐待內容。這次行動中,專業警犬被用來探測隱藏的數位儲存設備,以確保不遺漏任何犯罪證據。這場戰爭已經超越了單純的數位取證,轉向AI技術被濫用所帶來的道德與法律挑戰。
AI生成的兒童性虐待內容的增長
近年來,AI技術的進步使得生成虛假但逼真的影像變得更加容易,這其中包括兒童性虐待材料(CSAM)。根據英國網際網路觀察基金會(IWF)的報告,僅在一個月內,他們就在暗網論壇上發現了超過20,000張AI生成的影像,其中超過3,000張描繪了非法的兒童性虐待行為。
為了應對這一新興威脅,國際執法機構展開了聯合行動。2025年2月,歐洲刑警組織(Europol)協調了針對AI生成的兒童性虐待材料的全球行動,逮捕了25名嫌疑人。然而,Europol指出,目前針對AI生成的兒童性虐待材料的國家立法仍然缺乏,這為執法帶來了挑戰。
根據網際網路觀察基金會 (Internet Watch Foundation) 的數據,AI 生成的兒童性犯罪內容在一年內增長了 380%,其中最嚴重的類型 A 素材增長 22%。這些數據令人震驚,因為它代表著 AI 技術不僅讓犯罪者更容易製造這類內容,還讓這些內容更難以追蹤與刪除。
AI 生成的兒童性虐待內容(AI-generated CSAM, Child Sexual Abuse Material)帶來了嚴重的社會、法律與道德問題,影響深遠。以下是主要的危害:
雖然 AI 生成的影像可能不涉及真實兒童,但這些內容可能會助長戀童癖者的犯罪行為。研究顯示,暴露於兒童性虐待內容可能會加強施虐者的行為,進一步驅使他們尋求真實受害者。
許多國家的法律針對的是真實兒童受害的內容,而 AI 生成的影像可能不涉及實際兒童,導致執法機關難以定罪。例如,美國與英國正在討論是否應該修法將 AI 生成的 CSAM 納入刑法範圍內。
AI 深偽技術(Deepfake)已被用來生成虛假兒童色情影片,進行敲詐或抹黑受害者。例如,已有案例顯示,某些人利用 AI 生成的影像威脅受害者支付贖金,否則將虛假影像公開。
AI 生成的 CSAM 可能降低執法機構發現真實受害者的效率,因為過濾系統與調查機制可能會被大量 AI 內容淹沒,導致真正需要救援的兒童被忽略。
如果 AI 技術被濫用來創建非法內容,政府可能會對 AI 施加更嚴格的監管,甚至影響合法 AI 創新領域的發展。例如,英國政府已考慮限制部分 AI 影像生成工具,以防止它們被用於違法用途。
面對這一新型態犯罪,政府開始祭出更嚴格的法律規範,例如禁止使用 AI 生成兒童性犯罪圖片,並打擊 AI 虐待手冊的流通。同時,科技公司也開始研發新的 AI 防禦技術。例如,一款 AI 鏡頭過濾技術可以在相機對準裸露畫面時自動禁用拍攝功能,防止犯罪分子拍攝或儲存不當內容。
但這真的足夠嗎?面對技術的飛速發展,犯罪手法也在不斷演變,AI 在提供解決方案的同時,也成為犯罪工具的一部分,這場科技與犯罪的角力才剛剛開始。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家長開始重新評估是否該讓孩子接觸 AI 技術。有人形容,讓孩子無限制地使用 AI,與讓他們坐在馬路中央玩耍一樣危險。家長無法掌握孩子在 AI 世界中的行為,也無法確保他們不會接觸到不適當的內容。
這場 AI 風暴不僅限於英國,全世界的政府與科技企業都必須聯手,制定更嚴格的監管措施,同時開發更強大的防禦技術。OpenAI、Google 和 Microsoft 等科技巨頭,將如何應對這場道德與技術的戰爭,成為了全球關注的焦點。
AI 正在重塑我們的世界,從藝術創作到犯罪防治,它既是希望,也是危機。我們能否在享受 AI 帶來的便利與樂趣的同時,也確保它不會淪為犯罪的幫兇?這場技術戰爭,才剛剛開始。跟著 AIMochi 語音轉文字工具探討更多內容!